2)第九十九章 棋局谁是先手 上_边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大辽临海疆土的主意时,折彦冲却已经班师回辽口。

  金军北线退兵之后,折彦冲、曹广弼也撤除了对中京的威胁。这时候,辽金两国并没有形成稳固的边界,可以说是谁的兵力强些,谁就向前推进,谁的兵力弱些,谁就向后退缩。边界附近的城池州县,对辽金两国也是一时倒向这边,一时倒向那边,这就是辽金两国边界的软性现状。

  折彦冲后撤时,无论是奚部部族军、中京宫帐军还是汉儿报怨军都不敢来追。折彦冲指着中京大定府的方向道:“大辽难道就剩下一个耶律余睹了么?”

  曹广弼道:“名将与名臣,都是要靠机遇才能崭露锋芒的,在萧奉先节制下,就是比耶律余睹强十倍的人也别想成就功业!”

  傍晚扎营后,西边沙尘滚滚,一小队人马奔近,却是折彦冲几日前派去中京给萧奉先下书的使者队伍。林翼看见忙入主帐报知:“邓先生回来了!”

  折彦冲听说后松了一口气道:“还好,没被扣住!”

  曹广弼冷笑道:“萧奉先如此懦弱,怎么敢扣留我们的人!”

  说话间两个人掀起帐幕走了进来,正使呈上萧奉先的回书,退了下去,副使邓肃却留了下来。

  曹广弼对萧奉先的书信不感兴趣,却问邓肃:“中京一游,见闻如何?”

  邓肃为了不显得太过书生气,故意不剃胡子,摘下军冠,与折彦冲、曹广弼叙话,说道:“大辽对看守外使的定制是很严格的,可惜执行的人办事不利,我花了几个小钱,就和孤山寺派往中京圣昭寺的和尚接上了头,听到了许多消息。”

  曹广弼问道:“他们对耶律余睹之事如何反应?”

  邓肃道:“中京民众大多不知。大小官吏知道的也不大敢提,想必是有什么人暗中作梗。”

  折彦冲这时已看完了那书信,丢在桌边,说道:“本来辽人望胜已久,这次的事情本可用来加倍渲染,以振民气军心。但萧奉先和耶律余睹一个是拥立秦王的,一个是拥立晋王的,两人水火不容!萧奉先哪里会让他出风头?”

  曹广弼也道:“君昏臣佞,将相不和,这是亡国之兆!”

  林翼忽然插口道:“大将军!既然辽国内部有此罅隙,不如我们就趁机而入,立个大功!”

  曹广弼支颐不语,折彦冲道:“这事再说吧。”

  邓肃眼神闪了两闪,说道:“阿翼说的这事,我看可行。”

  折彦冲看了曹广弼一眼,曹广弼也点了点头。折彦冲问他道:“中京、燕云的密子,是你和应麒该管吧?”

  曹广弼道:“应麒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我因主西路战事,所以也有临机调动之权。”

  折彦冲道:“既然如此,反正这事也不太急,就等应麒回来再说。”

  林翼还想说话,却已被邓肃眼神止住。两人出帐后,林翼于无人处忍不住问邓肃道:“邓大哥,我的提议有什么不妥么?”

  “没什么不妥。不过……”邓肃道:“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由什么人做都是有讲究的!你刚才表现得有些急躁了。”

  军马东归,一路都有边寨接应。望见辽河后,杨开远来接,原来阿骨打要调一个汉部将领询问辽南兵粮储备情况和中京疑兵接战情况。最适合北上听询的自然是折彦冲,但他听说杨应麒正往辽口赶来,有意和他相聚交换信息,因此便让杨开远北上。杨开远对中京一行的情况不甚了解,折彦冲便调邓肃这个新任参军跟杨开远同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