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五章 归途路上_汉当更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忙碌军事,项梁随时可能伸手夺权,无险可守的淮泗一带也并不适合成为可靠的稳定后方,项康才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仅仅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藏在心里,准备着用于将来。

  现在项康也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带着少帅军主力才刚回师到了宁秦,项康就已经决定好了如何发展农耕扩大粮食生产,一是准备把铁锄头给搞出来,二是实施代田法,减少土地的搁荒时间,三是改良耕犁,替代这个时代还十分落后的原始犁具,还有更加原始的耒耜耕种技术。

  搞铁锄头最简单,这个时代本来就有石锄头,只不过因为青铜性脆,无法铸造成锄头,冶铁技术又十分落后,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铁锄头出现,以前在淮泗的时候,项康本来就已经搞出地条钢的冶炼技术,只要把地条钢拿来打造锄头就行,根本就不用项康动手,随便找一些熟练的铁匠就能办到。但是用铁锄头替代了源自石器时代的石锄头后,农耕生产和土木工程的效率肯定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代田法是项康在电视科普节目中学到的农耕技术,也是农耕技术的一个简单而又巨大的进步,在这个时代,因为农耕技术太过落后,农民是直接把土地翻起就播种,粮食产量少,消耗地力又大,为了恢复土地肥力,耕种一次后通常要休耕一年才能恢复耕种,一些比较贫瘠的土地甚至要休耕两年。

  代田法却不同,是把土地翻耕成垅和沟两种形状,垅沟并列,第一年把种子播种进沟中,获得足够的水分生长健壮,待夏天时把垅土削平,用垅土加固农作物根部,既可抗旱,又可抗风,减少农作物倒伏。收获后的第二年,犁垅为沟,垒沟为垅,继续将种子播种在沟中,如此反复,便可以让同一块土地得到轮流休息,既不耽搁农耕生产,又可以恢复土地肥力,操作得好的话,一亩地两年的粮食产出,能够相当于这个时代两亩地两年的粮食产出。

  耕犁也必须得改革,这个时代的耕牛太少,只有贵族富人的家里才有耕牛,耕具还十分笨重原始,耕地效率极其低下,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家更是只能用更加原始的耒耜翻地耕种,耕种效率更加低下,惟有把后世出现的犁具提前发明出来,关中八百里沃土才能更加源源不绝的为项康提供杀人放火用的军粮物资。

  原本来说,穿越前是城里人的项康即便知道应该改良犁具也无从下手,可事有凑巧,在穿越前,项康经常和狐朋狗友去鬼混的一家农家乐里,偏偏放了各种各样的农具做装饰招揽顾客,其中不但放着唐朝才发明的曲辕犁,还放着不需要耕牛的人力犁和脚踏犁,还用文字说明了用途和名称,给不学无术的项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正好解决了项康目前面临的难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