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四章 真实版本_行走历史神话:从吕洞宾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穷酸书生截胡,让马太守颜面扫地。

  祝氏当然也不好过。

  这事一闹出来,马太守首先要找的,肯定是祝氏。老资们说好了的事,现在这么搞,你不得给我个说法?我堂堂太守,也是世家出身,你如此欺我,想干什么?

  就为祝秀这点自由,两家要反目成仇啊。

  想想当初鲍真人所言,那是一一应验。

  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如果是平民百姓家。既有了婚约,再闹出这种事,得把人绑了浸猪笼。

  杨高道:“倒是城里的百姓,流传的版本挺有意思。”

  他笑呵呵的:“一说祝秀游玩时落水,为粱知远所救,就此倾心。二说祝家主携祝秀前年去上虞拜访一位名士,那粱知远正在名士门下求学,两个学问对学问,才华对颜值,生了情意。祝秀于是找借口留在名士门下学琴,与之单独相处了大半年。”

  “说后来祝家主想念女儿,把她叫回来,知道粱知远的事,这才与马家订了亲,要断祝秀念头。”

  然而真实版本是,祝秀生下来就与马家订了亲。

  这年头,世家子在婚事上,一般都是这样,几乎生下来就决定以后会嫁给谁、要娶谁。

  祝秀都快十八了,绝不可能没定对象。

  连常昆都知道这个。

  “这样的话,”常昆笑道:“那些流言传言,怕不是祝家自己放出去的吧?”

  杨高大笑:“八成是。把有婚约的事放在后面,挽回一些颜面,不至于说祝秀水性杨花,有了婚约还在外面鬼混——这是祝家主溺爱幺女啊——却也把马家得罪的更狠了。”

  这是事实的真相。

  搞出流言,想把女儿摘出来,意图保住祝秀名声,却把马家又害了一把。这种事哪儿能瞒得过知情者?

  这么一搞,祝家基本上连里子都没了。名望扫地,在这样的时代,祝家的未来,已经是看得见的了。

  马家肯定要让祝家拿出个说法。

  而祝家肯定要找粱知远的麻烦。

  粱知远必定会家破人亡。

  常昆会想起祝秀的样子,当时还不觉得讨厌。活泼,好动,向往自由。

  她是生错了年代。

  不过无论是哪个年代,因为这样的事,害了三家,那都是没得说的。

  她自己以为爱情就是一切,没想过生养她的父亲、家庭会怎么样,没想过与她看对眼的那个人以后会是什么下场,所以说她是蠢,是真的蠢。

  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祝家主对这个女儿,宠过头了。

  要不是太过宠爱,会有这样的事?

  杨高也略有些叹息,道:“虽然当看乐子,但想起来若这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也是没法子了。”

  又道:“若是世家大族发生了这样的事,往往暗中直接处理掉。绝不会传扬出去。”

  所谓处理掉,明面上的意思。

  “祝家主还是心软了,优柔寡断。”杨高道:“开始一经发现,就该彻底禁足,派人把粱知远处理了。就算到了中间,两个一并都处理了也行,暗中给马家道个歉也就算了。可事情闹大了,不但不好好处理,反而给马家再来一下,看样子等到祝家破家的时候,他才会后悔。”

  说的这么残酷,实际是最理智的做法。

  一个人的命运和几家的命运相比,该怎么选,对理智的人来说,都是不用考虑的。

  常昆又想起,如果当初祝秀听了鲍真人的话,没有与鲍真人断绝缘分,那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

  绝对的力量可以打破世俗的规矩。比如这事放在常昆身上,就当常昆是个混蛋,要把祝秀掳回家,马家知道是常昆,绝对不敢有意见。

  而祝家,定也乐见其成。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理智,要量力而行。能做到的的做,做不到的强行要做那是找死。

  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