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1章 会盟_行走历史神话:从吕洞宾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会盟。

  提挺氏人王是人族进入连通纪之后,这段时间内,最强大的存在。他作为共主,已近百万年。

  实际上还挺年轻。

  提挺氏自然不止一位人王。只要提挺氏不曾失德,不曾失去带领人族发展壮大,指引人族前进方向的德行,那么就会一代代的传下来。

  当什么时候,提挺氏觉得已经无法担负、指引,那么,提挺氏就该退位了。

  这是历代人王的交接规则。

  在大荒的大环境下,不存在内斗的可能。内斗,还不等斗出结果,就给周围的其他种族灭了。

  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当代提挺氏人王是一位雄壮无比的大汉,坐在那里,犹如一座最牢固的大山,气势沉稳,不可动摇。

  “今次会盟,我仍为主持。”

  人王站起来,仿佛一座山拔地而起。

  他目光灼灼:“会盟万载一回。上个万载,我族虽然仍举步维艰,但取得的成果,亦是看得见的。”

  “诸部首领可畅所欲言。将遭遇的困境、解决的办法、遇到的奇闻异事、神魔精怪,及最重要的,下个万载的路子,咱们在一起,仔细商讨,定一个章程。”

  人族会盟,除了商讨万载短计,另一个就是汇聚九方诸部在上个一万年里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万载只是短计——一万年不长。

  而成果,譬如各部落钻研出的新的修行法门、创造的新奇事务、发现的新的有益或有害于人族的物种、在更深处的大荒之中遭遇的各种以前不认识的神魔精怪祂们的特征等等。

  这些知识,都要汇聚起来,记录在人族的祖地之中。然后通过巫师,传向九方诸部传承,共享之。

  至于经验教训,亦是如此。遭遇某种困境,比如什么地方的水土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不适于生存,后来用什么办法进行改良,改良到适宜人族生存。

  比如遭遇的某种精怪,具备怎样的神通,如何去防备,并在与之斗争之中获得的针对性办法。

  比如某些植物、精怪能不能吃,该怎么吃。味道怎样,功效怎样,凡此种种。

  事无巨细,只要有用的,都要积累起来。因为这是知识。

  从许多年前开始,祖地就在有意识的整合、吸纳知识,编纂人族第一文明历程篇章,两部,一部是《大荒经》,阐述的是人族本身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另一部便是《山海经》,阐述的是人族在开拓大荒时,遭遇的种种奇异环境、神魔、精怪的信息!

  因为人族还没有能够普及到每一个族人的文字,这部山海经只能以道纹叙之。修为不够的,看不懂。

  只有成为巫师,懂得沟通天地的道理,才能看懂这两部文明篇章。

  先开口是,是西方第一大部首领,大庭氏。

  大庭氏道:“我之部落致力于西向,细节、细微之处,已著于兽骨,昨日已送入祖地。却有些重大之事,须得这里说一说。”

  他一开口,诸部首领皆作倾听状。

  大庭氏道:“千年前,我部一支开拓至槐江之山。槐江之山雄伟高大,不知几万亿里。山上有一神魔,号为英招。”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