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人间不值得_大明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出来说说。”宋应星品级不够,站在殿外的走廊里等着宣召,听到朱烟寒宣召,他才小跑了进去,引得大臣们侧目,纷纷在心中鄙视:“一个屡试不第的落地秀才,如今都有体面来跟我们同朝为官了,皇上真是膈应人。”朱烟寒看见了下面大臣的脸色,不声不响,这是宋应星今后路上必将要面对的,他能帮下属一次,却不能次次帮,宋应星能不能立起来,就看他自己的了。宋应星也看见了下面大臣五彩缤纷的脸色,精彩的很,他却不予理会,自己丹心,只求为国为民,皇天后土在上,自己对得起千万饥民即可,人生在世,怎可让别人事事都满意,他埋头只上奏:“回皇上,农业部在京郊种植的试验田收获了大批玉米土豆,均可运去靖江救灾。直隶和山东早就在宁妃娘娘的倡导下种上了玉米和土豆,虽然小麦减产,但玉米和土豆交叉种植,又省地又抗寒,保准能够丰收,今年便能熬过去了。陕西距离京郊稍远,还未普及,还请皇上派出大量救灾钱粮,臣自请带着玉米土豆及救灾钱粮前去,保证灾民安居乐业。”好一个安居乐业,历来朝堂上的大臣,谁没有救灾的经历?但是谁敢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安居乐业?能让饥民吃饱就不错啦。再说了,谁让你毛遂自荐去救灾的?历来救灾是个高油水的活,明末更是猖狂,去救灾,皇上下拨白银万两,粮食万担,在总督那里剥走一层,在州府那里剥走一层,在县衙那里剥走一层,到百姓那里,没了!前去救灾的官员,自然也不少赚,每一层的官吏,每一层的分赃,都可以拿上一批。你敢信?明朝初期中期还好些,就算层层盘剥,但是至少饥民还能落着些,可是到了如今,难民手里什么都落不到,朱烟寒心里清楚这些情况,也清楚朝下那些大臣怕是不服气,他就等着看谁站出来。自然有一半的人站出来,又是那一套:慷慨激昂、引经据典、论古讽今、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势必有上万种法子论证不能让宋应星去救灾。朱烟寒熟知他们的套路,他还知道,若是自己问:“那依照爱卿的意思,当是谁去?”,必然又有一半的人站出来举荐跟自己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甚至,阉党会举荐东林党人,东林党人会举荐阉党,自己若真是个不晓事的年轻皇帝,定会感动于他们任人不唯亲,举贤不举派。呵呵,阉党,东林党人,有什么区别?朱烟寒气得一阵阵肝疼。妈的,这些人是怎么了?他看着下面嘴唇张合、唱念做打的大臣,真的想问一句:“你的心呢?”都他妈的是黑心。只是还没等他发落,便听得珠帘轻响,皇后在后面启齿:“适才慷慨陈词的各位大臣的名字,本宫都记下了。难得我大明臣子这般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