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毛文龙觐见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辞后都将赶赴辽东。

  这是早已经决定的事情,与毛文龙赴京没有太大的关系。

  吴用先在留京的这段时间里,从吏部诠选出了他认可的能员干吏,也在皇帝的授意下,与徐光启等农业专家研究商讨了辽东的农业发展。

  至于他和毛文龙的会面,也是皇帝安排的。能有一个文武相合的领导班子,对于辽东意义重大。

  换句话说,如果毛文龙居功自傲、跋扈难驯,吴用先只要有这样的评语,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给辽东换个主将。

  因为,正如苟真怀和毛文龙看过沙盘的猜想,皇帝现在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灭建奴残余。

  向北不断地推进,开疆拓土的速度在皇帝心中已有估测。他要的是稳固占领,移民填充,开发建设,而不只是一阵风地扫荡,或者是以前的那种羁索统治。

  “万岁,农业方面微臣尽数听右参政的建议,发动民众……”

  对于吴用先象是保证的启奏,皇帝微微颌首,脸带笑意,缓缓说道:“如此,朕便放心了。大灾害的来临,已经不远,所有的布置和应对,都是有理由的。吴卿能相信,能切实执行,便是辽民之幸。”

  吴用先躬身道:“万岁放心,微臣定在三年之后,完成辽东的重建,并使其欣欣向荣。”

  皇帝最不放心的就是某些督抚把自己的警告和布置不当回事,还按以前的老思路。

  比如农业,辽东大范围地种植土豆、黑麦、玉米等耐寒耐旱作物。即便是大灾害,也不致于颗粒无收。

  可要继续种什么麦子、水稻等作物,不仅费力耗时,最后多半还是全无收获。

  皇帝的要求不高,发挥辽东黑土地的宽广优势,以土地数量来弥补歉收。哪怕做不到自给自足,从海外输粮的数量也是越少越好。

  吴用先当然也知道皇帝亲派出的辽东官员,比如右参政陈子龙,所带着的农业种植规划,是皇帝亲自参与制定的。

  如果自己哪怕露出一点不相信大灾害要来的意思,皇帝也不会任命他为辽东巡抚。

  皇帝现在需要的是听话的官员,而不是顽固不化,自以为高明的官员。

  “三年——”皇帝沉吟了一下,笑道:“好,那朕就等着吴爱卿的好消息。”

  说着,皇帝示意宫人拿来密奏匣子递给吴用先,肃然说道:“如有要事,可用此匣密奏,由镇抚司专人急送。”

  吴用先躬身接过,知道能享受此待遇乃是皇帝信任的表示,忙跪倒谢恩。

  皇帝又赏赐了一些物品,一番慰勉后,才让吴用先告退而去。

  殿内安静下来,皇帝喝着茶水,整理了思绪,才让宫人宣毛文龙和苟真怀觐见。

  “微臣毛文龙(苟真怀)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文龙和苟真怀进到殿内,头也不敢抬,便跪倒拜见。

  皇帝淡淡地笑着,等二人参拜完,才和熙地说道:“两位爱卿平身。”

  “谢吾皇万岁。”

  毛文龙和苟真怀起身躬立,依旧不敢抬头观觇。

  “赐座。”皇帝的声音再次回荡在殿内,语气平和,令毛文龙和苟真怀稍微放松了一些。

  谢恩之后,两人才在绣墩上斜签着身子坐下。

  皇帝打量着毛文龙和苟真怀,苟真怀数年不见,变化甚大,肤色黑了,更有沧桑之色。

  而毛文龙却是第一次见,虽是身为武将,却并不是那么魁梧。

  听说毛文龙还算过卦,以此为生,不知是真是假?皇帝轻抿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