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机构大改革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营,象少英院和科学院的花费,起初都是万岁出资。”朱由检说道:“后来才有商会和仁士捐献。”

  “科学院不错,倒是搞出了不少实用的器物。”朱聿键伸手弹了弹车窗,笑道:“这四轮马车坐着也舒服,长途跋涉着实减轻了不少疲累。”

  朱由检呵呵笑着,说道:“还有报纸上能飞上天的热气球,有空儿真要见识见识。”

  “某也甚是好奇,心痒难耐。”朱聿键凑趣道:“到时一定叫上我啊!”

  朱由检笑着点头,一口答应下来。

  说着话,马车已经到了皇宫门前,通传之后,很快就有回复,皇帝在乾清宫,请他们前去觐见。

  朱由检颇为自豪,到底是兄弟情深,通报就能入宫。平常的官员怕是要去礼部报备,等候宣召了。

  一年多在外办差,回京面圣复命,两人还真是挺激动,脚步都轻快起来。

  来到殿外,二人由宫人引往偏殿暂歇,皇帝正在召见孙承宗等重臣。

  “户部尚书李起元告老请辞的奏疏朕已经准了。”大殿内,皇帝正在进行着重要的人事安排,征询着重臣的意见。

  李起元年纪大了,又有病在身,这几年是强撑着管理财政,殚精竭虑地筹措资金。

  眼见着平辽已近完成,李起元引疾请辞,这已经是第二次上疏了。

  皇帝准备给这位老臣应得的荣誉,但对于继任者却还在考虑之中。现成的倒有,毕自严就能胜任。

  可皇帝不是简单地任命一位新户部尚书,而是要借此机会改革户部,细划机构,细分职权。

  要说古代的户部,掌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货币等等,工作既多又杂。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至少要把户部分成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税局。

  也就是说,皇帝又是大手笔,要改革已实行千年的六部九卿制。

  “万岁,细划机构固然能够职权明晰,但官员增加,权力划分,衙门增设,恐怕会引起混乱,非短时间内能够顺遂。”

  孙承宗本着谨慎小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折腾啥呀,户部管的事情是挺多挺杂的,可下面不是有好几个清吏司嘛,各管一摊,挺好的呀!

  皇帝并不是这么看,虽然户部下的清吏司,也可以看成是农业部、财政部等机构,但不是独立的、垂直的,开展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呀!

  还有兵部,皇帝也准备改革,至少分为国防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还有礼部,分成外交部、教育部;工部分成交通部、水利部……

  “孙师的顾虑可以理解。”皇帝并不生气,缓缓说道:“但暂时的混乱,却是为了日后的更加顺遂。多设部门,也并不意味着官员的增加。职权不明,混杂交叉,效率不高,才是朕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停顿了一下,皇帝接着说道:“比如农业部,在大灾害来临前和来临时,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能吃饱饭,百姓才安居,国家才太平。挂于户部之下,权力不够大,官职不够高,干起工作来,难免受到掣肘。”

  “万岁英明。”刑部尚书薛贞躬身赞同,马屁拍上,“民以食为天,农耕乃立国之本,自当提高品级。”

  …………………….

  。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