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军政改革从辽东开始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趁着朱由校喝水的空当,躬身禀道:“辽东战乱以来,入关辽民有百万之多。平辽之后,若返乡数量太大,恐怕财政不敷。”

  “要有计划地分批安置。”皇帝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对现下辽东的百姓,可有一些赈济抚恤的措施,关内返乡的,由他们自便,这一点要公之于众。以后招民屯垦,也要吴卿统筹规划,量力为出,限制下数量。”

  停顿了一下,皇帝接着说道:“以工代赈是个好办法,趁着这个机会,把辽东的基础设施修建起来。道路、水利,还有水路运输,关系民生的不能耽搁。朝廷财政,还能支撑。花费要太多的话,只能由吴卿想办法解决了。”

  “巡抚衙门,暂设在辽阳;辽东军区,驻于沈阳。”皇帝沉吟了一下,说道:“沈阳中卫更名为沈阳府,知府是吴执御,你应该认识的。”

  吴用先笑了笑,说道:“虽未谋面,却闻其‘吴靖街’之名。”

  吴执御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任直隶顺德府推官,洁躬执法,打击豪强,人称“吴靖街”。

  皇帝也笑了,说道:“刚直而少变通,恤民而苛富,有些偏激了,朕已经说过他,凡事依法,不可以贫富定曲直。”

  “另有王一宁,原辽东生员,颇有胆识,于袁师幕下当差,吴卿可论才任用。其他官员,吏部正在商议人选,吴卿亦可推荐。”

  吴用先躬身谢过,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万岁,不知辽东军区的大帅为谁,又需微臣如何共事,如何配合?”

  皇帝摇了摇头,说道:“朕还未定最后人选,军政各管一摊,职责明晰,也没有什么难以共事的地方。粮饷和军纪,有专人负责,专人监督,也不用吴卿难做。”

  明白了。虽然表面看不是以文制武,以巡抚指挥镇帅,但皇帝另有安排,绝不是放任军头不管。

  吴用先不再就此事提问,又就几个不详之处向皇帝请教,都得到了答复。

  “辽东农业是重中之重,吴卿去拜望下徐光启,肯定获益匪浅。”皇帝露出些许疲态,最后提醒着吴用先,又命宫人颁下赏赐。

  吴用先起身施礼告退,再有不清楚的地方,上题本奏疏即可。而皇帝这么长时间的召见,可谓是耳提面命,可见其对吴用先的信任和期盼。

  千头万绪呀!

  皇帝轻抚着额头,对于辽东的军政分开,相当费脑筋。但趁着辽东新复,新政施行的阻力和困难最小,却是不能因省事而耽搁。

  军区划分不算是首创,虽然叫法不同,明朝的各边镇和后世的军区也相差不多。

  而对于毛文龙的任命,皇帝却还在犹豫。

  如果启用他更放心的张盘、何可纲等将领,一是资历不够,威望不足以统领辽东全军。二是有卸磨杀驴之嫌,也许会让将士们寒心。

  微皱眉头沉吟着,皇帝觉得还是待平辽之后召毛文龙进京,当面提醒,或是敲打敲打,观其表现,再委任不迟。

  而且,从东江镇初建,皇帝就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军制。毛文龙受到了监督和制约,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过多的担心也是不必的。

  辽东的军政要改革,朝廷这边也要有变动,总参谋部应该是独立出来的时候了。

  想到这些,皇帝无奈地苦笑,这些都是需要自己费神谋划的。

  。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