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线列战术和飞骑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他提醒手下的将领,最好的未必适应你的部队,最熟练的才最稳妥。特别是在血肉横飞的惨酷战场,要掌握时机相当困难,不如就结呆阵打笨法。

  这样的话,将领和士兵都心里有底,不致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生成不必要的变数。

  当然,这也是皇帝提醒告诫过的,线列战术不是那么简单,不要强求使用。

  这一点,连熊廷弼都觉得极为惊讶,认为皇帝纸上谈兵,但却非常正确。

  比如皇帝认为线列队形的两翼应该有骑兵,后面应该有炮兵。

  如果敌人突破前列的防线,后面的步兵要迅速结成空心方阵,背靠火炮,得到炮火支援,再继续用火枪射击。同时,前排的士兵要竖起刺刀阻止骑兵接近。

  显然,这已经是考虑得很周全的战术打法了。在深宫中的万岁能考虑的这般周详,熊廷弼只能认为是天姿聪慧,没有别的解释。

  而皇帝的思路,熊廷弼也是赞同。大战将临,新的战术可以学习、训练,但真打起来的时候,还是用最稳健、最熟悉的打法更好。

  所以,熊廷弼只是把方阵变得扁平了些,并提醒将领们要谨慎稳健,以取得胜利为最重。

  “经略大人。”一直没说话的曹文诏此时躬身开口道:“若是建虏动用骑兵冲阵,末将愿率飞骑抵挡。”

  熊廷弼微笑颌首,不掩赞赏,说道:“京营飞骑能在正面击败建虏骑兵,本官毫不怀疑。等到开战后,飞骑扬威的时候很多,曹将军不必心急。”

  几个将领看向曹文诏,多数都露出羡慕的神情。

  飞骑的演练,他们都看过。那种如墙般一往无前横推难挡的威势,令人震撼。

  更让人艳羡的是飞骑的装备,除了锋利的高碳钢马刀,每名飞骑还有两支短铳。这可是只有中高级军官才佩发的高级武器,可见皇帝对飞骑的投入和期望。

  而飞骑直到现在才被皇帝派出来,并不是训练得还不够精熟,而是装备没供应上。除了生产制造能力,就是资金的困难。

  几年了,终于练出了不到两万武装到牙齿的强军。

  再看看飞骑的将领,周遇吉、曹文诏、黄得功、杨国柱、刘兴祚、金日观、曹变蛟等人,哪一个不是既忠且勇的明末名将?

  精兵强将,正面硬磕建虏铁骑,不敢说必胜,赢面也在七成以上。装备差一些的满桂的归化骑兵都能击败阿敏所部,更不要说京营飞骑了。

  因此,曹文诏、周遇吉等飞骑将领都傲气得很,急切得很。皇帝重金打造,寄予厚望,他们岂敢不竭忠报效,给皇帝早呈捷报?

  同样的,对于京营飞骑,熊廷弼也是极重视。为了以策万全,按照皇帝的吩咐,给每营飞骑都配备了至少一千枪骑兵,作为以防万一的保护。

  而且,好钢用在刀刃上,什么时候动用飞骑,以建虏骑兵以沉重打击,使他们的倚仗破灭,摧毁他们的信心,熊廷弼当然要十分谨慎。

  曹文诏见熊廷弼这般说,也不多话,躬身一礼,退了下去。

  。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