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打我身边人的主意,休想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后大礼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结束的,又是宣读制谕,通告天下,行奉迎大礼;又是宣读加封诏命。

  册封礼仪结束后,皇帝要换上衮冕,皇后要换上礼服,到奉先殿拜谒。意思是告诉祖先:额结婚了,有老婆了,带媳妇儿来给你们这些牌牌儿看看。

  拜完祖宗,皇帝和皇后回宫,还要合卺(喝交杯酒)。

  当然,这个过程也比较繁琐。简单来说就是换衣服,按东西方向坐好,喝女官献上的酒,吃馔案上的菜,再吃主食,再喝酒,再吃菜,礼仪才算结束。

  这个合卺(喝交杯酒),朱由校也是被礼部官员教过才知道,与后世那种勾着手臂喝的方式不同。

  在宫廷中正确的方法是皇帝自己倒杯酒,喝一小口递给皇后,皇后喝掉后,也倒上一杯酒,喝一口再给皇帝。

  这个嘛,好象比后世的那种更显亲密,借着杯儿亲嘴儿的意思有木有?

  大婚礼成,按规矩,朱由校还要去皇极殿,赐宴款待勋臣百官。

  吃好喝好啊,喝好吃好!都随了份子的,一顿酒菜是少不了的。

  皇帝嘛,肯定不用象普通新郎官儿那样挨桌敬酒,也没人敢灌他。

  但还有一个“推恩封赠”的圣旨要宣读,主要是赏赐皇后和皇妃的亲属。

  按照皇家惯例,皇后的老爹,也就是国丈张国纪,至少要封个伯爵。

  可朱由校却在之前有过犹豫,因为据东厂厂督魏大爷报告,张国纪跟几个东林党文官走得很近。

  东林党还真是无孔不入,处处投资,处处安插啊!

  朱由校相信,如果不是选了张嫣为后,那几个东林党文官哪能看上只是监生的张国纪?

  就象在“移宫案”中押宝在天启帝身上一样,东林党可谓是一举翻身,在朝堂上逐渐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政治投机,安插耳目,东林党玩儿得也挺溜。

  只不过,他们的能耐也仅此而已。连历史上的朱木匠后来都看出不对了,放出了魏大爷这条老狗,并对张国纪百般收拾。

  影响我身边的人,从而打探或左右我的心思和决定。朱由校得出了这样的判断,并不觉得如何奇怪。

  别以为文官集团很软弱,只会嘴炮喷人。他们想害人的话,就算是柯南,也抓不到他们的黑手,找不到他们犯罪的证据。

  历史上,泰昌帝死得就挺可疑;朱木匠呢,被暗害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虽然没实在的证据,但从朱木匠之死的后果来看,阉党倒台,“正人君子”们又占据朝堂拥有了话语权,文官集团无疑有很大的嫌疑。

  总有刁民想害朕!

  朱由校并不觉得自己是胡思乱想,对个人安全的防护也相当用心。什么神露,什么仙丹,俺有文化,你们骗不了俺。

  正因为对文官集团有着警惕和戒惧之心,朱由校就更不希望后宫,以及她们的亲戚,跟文官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