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朔望朝会的震慑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明朝,日朝分为早朝和午朝,因其常在几处重要的宫门举行,故又称“御门听政”。

  据《明史》记载,明初皇帝在皇宫奉天门举行早朝;永乐七年,成祖巡狩北京,自此便多在皇宫右顺门内便殿举行早朝。而午朝则多在皇宫左顺门举行。

  现在的三大殿毁了未修,也就没有奉天门,只剩下乾清门、左顺门和右顺门了。

  而大朝一般在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时举行,为礼节性的朝会。

  常朝则分为朔望朝和日朝,其中朔望朝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举行,亦属礼节性的朝会;日朝则是皇帝真正处理政务的朝会。

  自从皇帝更改了日朝的时间和地点后,并定下了七天六朝的规矩后,倒是遵守得很好,从来没有不上朝的时候。

  而今天正值五月十五,本来应是礼节性的朔望朝,却因为成国公朱纯臣的事情,而笼罩了浓重的阴影。

  皇帝不仅将日朝定在乾清宫门,更把时间定在了之前未改的时辰。这样的设置或许显示出了皇帝的震怒,非要折腾官员和勋戚一次。

  于是,习惯了晚起晚上朝的臣僚不得不在午夜起床,收拾停当后前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的时候,臣僚们便到达午门外等候。

  虽然天气已经变暖,可起的比鸡早,还要集合、排队、等候,几个小时的折腾也真心够累。

  天还只有蒙蒙亮,不借着灯笼烛火,要看清人脸还是有点困难。

  也不知道是光线的问题,还是真的脸黑。反正,英国公张惟贤看起来就是闷闷不乐地扳着脸,臣僚打招呼,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应答。

  不光是他,勋戚们也没几个高兴的。差不多都是脸带忧心,话少沉闷的状态。

  有心人都能猜测出原因,成国公朱纯臣被下诏狱,府宅被封,对京师勋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若是朱纯臣胡乱攀诬,我等蒙受不白之冤,还望国公仗义执言。”临淮侯李弘济贴近张惟贤,拱了拱手,压低声音说道。

  张惟贤苦笑了一下,说道:“若他攀诬,某亦是自身难保,何来仗义执言?”

  李弘济瞪大了眼睛,诧异地问道:“难道他亦同国公走动,蛊惑煽动?”

  张惟贤哼了一声,不悦地说道:“李侯慎言。他来某府只是平常走动,何来煽动?”

  哦,李弘济自觉失言,有些无奈而颓丧地叹了口气,摇着头走开。

  显然,这些勋贵们都害怕了。朱纯臣确实走动了很多人,不过是想着抵制皇帝官商分离的举措,多数人还没答应。

  但皇帝会管你那个?朱纯臣下了诏狱,那里是什么地方,想要什么样的口供会得不到?

  这些勋贵们尽管对皇帝的改革不满,但却没谁吃了熊心豹胆,敢谋逆造反。都是有身家的人,来个满门抄斩、诛灭三族,那是好玩儿的吗?

  都知道皇帝重用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