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 改革深入,反攻准备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解决不少百姓的就业问题。

  小李子要是不下岗,兴许还不会造反。能吃上饭,或者是能领工资,谁会去干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玩命儿的事情?

  而且,街道和门牌号的工作还没完成,朱由校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对象就是前线的军人和后方的军属。

  ……………………

  “来信喽,来信喽……”外面传来的喊声让赵猛子精神一振,匆匆忙忙地小跑了出去。

  民间的驿传邮递尚不完善,但军中的却要尽量保证,这也是地方官府的一项新工作,与政绩考核直接挂钩的。

  赵猛子不识字,拿到了书信,便去找部队的文书,让他给自己念。

  信也是代写的,老娘的话更丰白。赵猛子认真听着,细细品味着,品味着那有些絮叨的叙述,那根本不值得一说的小事儿。

  安置辽民也是有规定的,军属多在天津至山海关之间,离亲人更近。

  村子又扩大了,住进来十几户辽民;耕地不多,盐厂、矿厂却招工,村上基本没有闲人。寄到家里的钱收到了,家里人吃喝都不缺,新搬来村子的人家有个姑娘叫小芳,挺不错的……

  赵猛子的娘恨不得把所有看到的、想到的都告诉儿子,絮叨着写了两大篇。

  赵猛子谢过文书,收好了信,返回住处的路上,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虽然有点傻,但却是开心而快乐的。

  远方有自己的亲人在惦念着,自己的军饷让他们过得不错,这是最重要的,让他安心,并不把打仗当作苦事。

  建奴又被打败了,自己又立了功,还学会了写名字,赏银发下来之后,寄到家里,让娘和兄弟盖个大房子……

  赵猛子东一下西一下地乱想着怎么回信,好让老娘和兄弟安心快活。

  听说朝廷又出了新政策,平辽之后,有功官兵能得到很多的土地,就在辽东,他们一家子又能回来好好生活了。

  回到住处,赵猛子刚放好书信,集合的号声响了起来。他马上披挂整齐,走出门去。

  一年前他不过是想给家里赚些东西的义勇,现在已经是小旗,管着三十多个兵,是个小军官了。

  在几个伍长的指挥下,三十多个士兵已经列队待发,全部都是新装备的燧发火枪。

  赵猛子看着自己的兵,点了点头,也没废话,带领他们向校场奔去。

  训练很紧张,主要是熟悉新武器的性能,还有近身拼杀术。这是武学派来的教官传授的枪术,只有简单的几招,挺好学的。但要练得纯熟,还是要下大力气。

  校场上,本协的人马正在陆续赶来站队集合。高台上已经站了数人,正是本协的高级军官,其中就有统领金国凤。

  台上的军官都很严肃,瞪着眼睛打量着下面越来越多的官兵。

  前出大凌河城防御,金国凤已经得到了任命,知道本部下一步的计划。

  锦州显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