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后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与宁远的联系,成为孤军死守的城池。

  历史上的经验已经明明白白地给朱由校上了一课,但今时不比去年,军心稳定、粮饷充足、武器精良的明军,已经具备了与建奴死战的能力。

  “宣兵器火药局总监孙元化晋见。”朱由校转头吩咐宫人,准备把生产制造大明重型迫击炮的工作付诸实施。

  红夷大炮虽然威力很大,但朱由校觉得陆地作战的局限性太强,还是拔付给水师为好。

  而暂且削减产量,集中人力物力制造野战火炮和重型迫击炮,为明军再增战力,应该是比较灵活而正确的决定。

  建奴经过两次挫败,实力已有降低,正是加紧压迫的时候,绝不能给他们喘息之机。

  东江镇应该是能直接打击建奴的军事力量,如何让他们更好发挥呢?朱由校微皱着眉头,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

  天津。

  宁远战事结束,报捷使者走海路由天津登岸,直驰京师。

  津抚毕自严便知道自己卸任在即,很快就将赶赴北京,接受帝国银行行长的职务。

  果然不出所料,不几日,京师便有宣旨官赶到,召毕自严交卸工作,入京晋见皇帝。同时,也给李邦华宣读了圣旨,正式接任津抚一职。

  别人不知道帝国银行行长的重要性,毕自严却早在与皇帝的密奏来往中获悉了很多,明白这将是一个不下于户部尚书的重要职务。

  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以后的任命,毕自严也加紧学习了不少知识,并有了自己对银行发展的规划和设想。

  明朝已有票号、钱庄或类似于此的民间金融机构,这方面的运作门道儿还是能找到人询问的。

  换句话说,帝国银行将来才是大明的钱袋子。发行、控制货币,对外提供贷款、汇兑等业务,以后还有对金融业进行监理的职能。

  毕自严可是明末有名的经济人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

  他任津抚并兼督饷侍郎,不仅与登抚袁可立策应,互成犄角之势,并用戚继光遗法,使天津武备大大增强。而且,他催督辽饷的工作也做得出色。

  正是有着理财的才干,毕自严才能认识到帝国银行对于国家的重要,以及皇帝的长远目光,佩服皇帝赚钱的手段。

  铸币的币息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且随着银币发行量的增加,直至完全取代银两。毕自严粗算之下,怕不下一两百万两。

  当然,这不是一下子赚到的,废两改元差不多要三五年的时间,平均下来就显得不那么多了。

  但帝国银行马上就要开展汇兑和贷款业务,这可是一大笔收入,且是长期稳定的。

  别人看到的是皇帝要拿商贾开刀,毕自严却知道皇帝只是针对官商,针对不法商贾。

  而对于商业活动,皇帝却是鼓励和扶持的。原因很简单,商业越繁荣,市面上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