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大朝会,赐宴召对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划的另一个新机构将是商务部或是国税局,暂时还挂在户部之下,以后却要独立出来。

  从隋朝开始建立的三省六部制,沿袭到现在,尽管历朝历代都有职能的改动,但在朱由校看来,却已经不太适应社会的发展。

  将政府机构再进行细划,职能更专业高效,则是朱由校将要一步步逐步规划落实下去的任务。

  比如商税的收取,在明朝不算正项,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点却正在于此。

  增加商税的收取,减少地赋的征收,这是朱由校的思路。而不是舍本逐末,从升斗小民嘴里抠食儿。

  为此,哪怕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赐予民爵,就是朱由校的尝试。

  “王伴。”朱由校转过头,对王体乾吩咐道:“在阶下设个座,朕要召几个臣子来问话。”

  “奴婢遵旨。”王体乾躬身领命,唤宫人在皇帝御桌下设了个绣墩。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说道:“先请孙师前来。”

  宫人领命而去,很快就把孙承宗唤到近前。

  “微臣恭祝万岁元旦如意,万寿如疆。”孙承宗躬身施礼,先给皇帝“拜年”。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也祝孙师身体康健,多为朕分忧。赐座。”

  孙承宗谢过之后,坐在绣墩之上,恭谨地等着皇上说话。

  别看朱由校没派孙承宗去辽东,但这一年来兵部事务繁杂,他动动嘴,下下旨,提提建议,下面还不知道怎么忙碌劳累呢!

  “一年来孙师辛苦了。”朱由校看着孙承宗鬓边的白发,有些唏嘘地说道:“奢安之乱,东虏猖獗,征战乃国家大事,往后几年孙师怕是也难得清闲。”

  孙承宗拱手道:“全仗万岁筹谋策划,国势方日见起色,微臣力所能及,何敢言辛苦二字?”

  朱由校摇了摇头,说道:“筹谋策划简单,但要落实却要劳心费力。孙师和袁师一在内一在外,朕才放心辽东战事。东虏的弱点已经暴露,只要不急不躁地压制消耗,朕看有个三五年便可不战而胜。”

  孙承宗轻轻颌首,说道:“压制消耗确实在不断削弱东虏的实力,但要彻底平灭,还是要收复失地,更加有力地进行逼迫。”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战而胜只是个比方,朕知道要犁庭扫穴,还是要与东虏打上几场硬仗的。但这要量力而行,万万急不得。只要国家内部整顿好,凭大明的实力,东虏是绝对没有胜算的。”

  孙承宗沉吟了一下,说道:“大明积弊甚深,微臣岂能不知?可急于求治的话,难免有操切之嫌。微臣肺腑之言,还望万岁明鉴。”

  朱由校垂下眼帘,他自然知道孙承宗所说的操切和急于求治表示的什么。

  今年,嗯,应该是去年了。所推出的“清屯充饷”,以及对违法士绅的处置,都是以严厉的方式进行的。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