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龙骑,飞骑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了指远处训练中的飞骑营,说道:“圣上建飞骑营,其中的深意,你们不必知道。”

  杨国柱躬身答道:“是,末将遵令。”

  “除了骑术,火枪步兵应有的技能也不可荒疏。”熊廷弼严肃地提醒着,待杨国柱回应后,才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远处,飞骑营的训练刚刚结束。

  满桂和两名游击骑在马上,大声说笑着,正向高台驰来。

  这两名游击是从塞外过来归附的货真价实的蒙古人,延绥巡抚因二人骑**湛、武技高强,而取名为“猛如虎”和“虎大威”。

  朱由校从各边镇征招归化蒙古人时,已是小军官的这两位便进入了新组建的飞骑营,并进入武学骑兵科学习。

  别人不清楚皇帝因何超阶擢升,朱由校可是知道这两位不仅名字够威猛,更是在历史上为明军征战,壮烈殉国的英雄烈士。

  两个真蒙古同胞,一个也说不清真假的满桂,就此凑到了一起。豪爽的性格,精湛的骑射,很快便让三人的感情升温,成了至交好友。

  “建奴的骑射肯定不行,但步射厉害,大弓重箭颇有杀伤力。”满桂晃了晃手中的骑弓(角弓),“靠这个当然打不过。”

  这是武学骑兵科教材上的分析,掺杂着朱由校所总结的后世的经验和理论。

  为什么蒙古人擅长骑射,且人数众多,却打不过同样以骑射著称的建奴呢?

  排除蒙古诸部各自为战不团结,以及将领素质等因素,武器装备和战术也是重要的原因。

  其实,建奴吹嘘的骑射只是相对于明军来说,和蒙古人相比,却是有差距的。

  准确地说,建奴擅长的是步射,用类似长弓的大弓,射程和杀伤力与鸟铳相差仿佛,更远胜蒙古人所用的角弓。

  而蒙古骑兵又多缺乏盔甲,主要是轻骑兵,大弓重箭就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力。相反,建奴的盔甲防护很好,蒙古人的轻箭往往伤害有限。

  如果只是比骑射,蒙古骑兵还能支撑;但要打硬仗,强壮凶悍的建奴就不是蒙古人能够抵挡的了。

  虽然飞骑营全是蒙古人,但已归化大明,朱由校就一视同仁,并无歧视,在武学教授上也没有交代要保留藏私。

  所以,飞骑营的组成和他们的战术,却已经与传统的蒙古骑兵有着很大的不同。

  盔甲是齐备的,角弓、步弓、轻箭、重箭、马刀也一应俱全,在装备上和建奴比,只强不弱。

  至于战术,朱由校并没有特别的创新。但他却交代过,飞骑和龙骑二营要尽量配合作战,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协同作战。

  对满桂的说法,虎大威又有自己的见解,他轻抚着马头说道:“有豆子作精料,这战马比光吃草的强壮,耐力、体力都有提升,比建奴的应该也不差吧?”

  猛如虎则对自己身上的盔甲,以及武学毕业的标志——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