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降旨施恩,辽东又大捷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除了平叛外,还有加强滇省兵备,防备滇省的土酋叛乱。

  而这些,傅宗龙并不清楚,李枟也只有在接到密旨后才会明白一些。

  …………………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贞。

  在奢安之乱中涌现出了不少名将和忠勇之士,也暴露出了一些贪生怕死之辈。

  能者上,庸者惩。

  李枟、史永安,还有官卑职小的四川参政潘润民、云南提学佥事杨师孔、学官周良翰,以及诸生杨文骢、王孙章等,在贵阳保卫战中,显露出了忠贞和勇敢。

  大浪淘沙,或者说是时代给予的机会。他们抓住了,也被朱由校看中,记在了本本儿上。

  辽东需要有才干的官员、勇武的战将,西南也同样需要,那将是少年皇帝所设定的未来的战场。

  而这些熟悉西南情势的官员和才俊,重用的重用,需锤炼成长的入京面圣,接受少年皇帝安排的学习和训练。

  当然,谁也不知道皇帝如此施恩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谋远虑,怎样的宏图大志。

  而当报捷的信使再次沿途呼喝,并疾驰过京城的街道,在民间再次掀起一股振奋之气时,少年皇帝正提起蘸满朱砂的毛笔,一勾定生死。

  没错,就是勾决人犯。

  在秋后要处决的人犯的名册上,皇帝只需要在某个名字上打个“勾”,就意味着一条生命在这世上消失。

  李三才,崔呈秀,王好贤,李子通……有贪官污吏,有造反叛贼,还有豪绅地主。

  少年皇帝虽然觉得笔有千钧之重,但还是认真而郑重地勾掉一个个人名,给这些生命的结束定下倒计时。

  已经尽量少了株连,也就是什么夷三族、诛九族之类的刑罚。只是首犯的人头,家眷得到恩赦,将流放至东番、海南岛,还有云南。

  大明待开发,或是开发不够的地方,还有很多。

  终于勾决完了人犯,朱由校又细致地检查了一遍,才放下笔,把名册一合,连一眼都不想多看。

  王体乾恭谨地躬身而立,手里捧着报捷的奏疏。

  “王伴,把奏疏呈上来吧!”少年皇帝平和的声音响了起来。

  王体乾赶忙上前,双手呈上奏疏。皇爷沉稳多了,可不象上次那般急切失态。

  朱由校伸手取过,打开阅看。

  这是旅顺堡激战获胜的奏报,辽镇、登镇、津镇、东江四家联手,共出动约万余人马,击败阿敏所率的镶蓝旗,共斩首四千三百六十二级。

  这四千多首级,有真夷两千一百三十一,其余则为降奴汉军和附金蒙人。

  单从战绩看,这已经是辽东开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但朱由校只是一眼扫过,便专注于作战的经过。

  大黑山拦击,旅顺堡外的防御战,再到最后的合击获胜,奏报上写得很是清楚。

  一次胜利已经不能让少年皇帝喜不自胜,他最关心的还是新军的新战术,到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