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发展物流,疾风识劲草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驿站作为考核官员的项目。

  严格控制勘合,确定招待标准和人数,驿站采取登记上报制度。这三管齐下,再加上重惩严治,改变目前的状况还是很见成效的。

  现在,再把客店货栈建起来,加强物流运输,推出邮政系统,增加民间通信。获得的收益不仅会改善驿丁的生活,更会使老百姓受益。

  小李子,这回你丫的还会造朕的反?老老实实当邮递员吧!

  朱由校放下了笔,露出了得意又有点狡黠的笑意。

  ……………………………分隔线…………………………

  贵阳。

  破围之后已有两个多月,战乱造成的创伤还未全部恢复,但已经显出了新的气象。

  招流移,广开垦,恢复经济,贵州巡抚王三善坐镇贵阳,很快就开始了安定社会、重振地方的一系列举措。

  有赖于皇帝所拔的金花银,买粮安民,招兵实军,王三善又是勤政实干的官员,地方很快就安定下来。

  而明军在陆广河、鸭池河与叛军对峙,因为缺少水战官兵及船只,并未急于渡河作战。

  围城叛军损兵折将后,又有一些少数民族土目归降投靠于明军,安邦彥自觉势弱,亦不敢过河进犯,沿河深挖堑壕,增兵防守。

  陆广河乃是乌江上游鸭池河流经修文、息烽两县境内的一段,在水西南境。

  《志》云:水西之河,最大者曰陆广,其上流曰鸭池,下流东注,曰黄沙渡,会于清水江,又东会于涪江,鸭池或曰即鸭池河。”

  敌我双方都以河为防线,加紧准备和布置,等待着下一次作战交锋的时机。

  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是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宦海沉浮几十年,已是快六十岁,还是不附权贵,刚正不阿。

  同时,他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党争倾轧甚是失望,数次告假回家,并逾期不回。万历四十七年,他借着为妻子回原籍奔丧的理由,就再也没有回朝。

  直至明泰昌改元,光宗皇帝即位,封王三善为太常少卿,他才无奈又回到京城。

  奉命平叛以来,王三善殚精竭虑,集兵积粮,终于在京营援军的力助下,三路猛攻,击败叛军十万,解了贵阳之围。

  以少胜多,王三善颇有些志得意满,但令他感到不悦的则是京营官兵不肯听他号令。

  准确地说,是不执行他要渡过陆广河,趁胜攻打叛军的命令。可对于防御叛军卷土重来,京营官兵倒是布置严密,无隙可乘。

  等到朝廷任命朱燮元总督五省军事,王三善也接到平叛方略后。他才明白,京营是按照圣上旨意行事,非是胆小怯战。

  稳健进取,不得冒进深入。无论是朱燮元的行文,还是朝廷的旨意,都再三强调了这一点。

  王三善纵是有些意见,也不敢擅自行动。按下心中的不满,王三善还是把朝廷的布置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