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大喜,海运成功(求首订)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停了题本听阅。

  又看了一眼还在趴桌睡觉的张裕儿,朱由校觉得这丫头有点不太对劲儿,便让王体乾叫御医过来,又命宫人给张裕儿盖上毛毯。

  “皇爷,奴婢又睡着了。”张裕儿被惊醒,不好意思地揉着眼睛,过来抱小白。

  “困了就回暖阁睡。”朱由校并没有怪罪,反倒是关切地吩咐道:“去吧,朕还要召见大臣,你在这里也不方便。”

  张裕儿犹豫了一下,躬身领命,抱着小白告退而出。

  朱由校打开密奏匣子,拿出毛文龙的密奏,阅看起来。

  按照密奏上所说,毛文龙认为兵练得差不多了,该是以战代练,让新兵适应战场了。

  而且,不能让后金这么消停。经过侦察刺探,毛文龙已经选好了攻袭的目标,并将很快采取行动。

  这不是什么请示,朱由校也根本不想遥控指挥,甚至是直接节制毛文龙的袁可立,也不要求东江军行动前事事禀告。

  朱由校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回复中进行了鼓励和赞扬,并提醒毛文龙可不必追求打大仗,袭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也是一个战术打法。

  处理完这件密奏,朱由校又想起了熊廷弼前些日子密奏的“孤城死守”战法。

  一座城里驻守几千兵,囤积足够的粮草物资。而被后金围攻时不援不救,让守军死战到底,能拼掉多少敌人算多少。

  朱由校当时觉得不妥,觉得要是这种打法的话,又何必收缩到宁远,就守着广宁不好吗?

  但经过这些日子的不断思考研究,朱由校现在又觉得未尝不可。

  如熊廷弼所说,要死守的城池不能太大,且没有居民百姓,所需的粮草物资也不会太多。

  象广宁那般规模的,自然是不符合条件。城太大了,需要相当数量的守军,还不好守。

  但要是象西平堡那样大小的,三千人马防守,应该还是可行的。

  当然,守军要装备的武器应该以火枪为主,并辅以一定数量的火炮,简单的掷弹车也不错。

  尽管不援不救在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甚至很冷血。但要是能成功,从整个战争的战损比来看,还是很合算的。

  说白了,假如剿灭建奴需要五年,可能要付出数十万人的伤亡。可这种“孤城死守”的战法,最差也不会超过这个总体上的代价。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提笔给熊廷弼写密信。

  关于守城,以及城破后的巷战,他还是有些杂七杂八的主意的。

  甚至于,他还想着能否将建奴诱进某座城内,使其失去野战骑射的优势,再用巷战予以大量杀伤。

  当然,巷战使用的武器也需要有所变化。除了火枪、掷弹车外,手榴弹这个好东东又出现在朱由校的脑海中。

  写完密信,封进匣内,朱由校没有急着马上送出。

  虽然火枪的生产量,因为有了高碳工具而有了极大的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