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奢靡_明国万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找的突破口,是治理大户仗势欺人,以国法治理,重塑朝廷纲常法度。

  此奏疏乃地方大员急件,送到了京城,内阁看了后,送去了内廷,再有司礼监转到文华殿。

  风俗人情,都是从上而下的。

  谷/span朱翊钧登基以来,素来节俭,宫中一应奢靡开销,皆取缔,作为一国之君,可能还不如大户奢靡。

  大明开国之初就很节俭,宫中的饮食相当的俭朴,即使御膳,也只在奉先殿用两膳。

  对亲王以及宫中后妃每天所用也有限制,例如羊肉只得一斤,而且支了羊肉之后,就将牛肉免支,或免之牛乳。

  朱翊钧知道少吃多餐的好处,所以每日不止吃三餐,下午还会用点心。

  在成化之前,宫里斋醮所用果品限制在八斤,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就是普通的果物。

  成华朝之后,逐渐奢靡起来,各色果品不在满足本地土物,千方百计从地方收罗珍果,用糖浆连起来,还要摆出各种花式。

  宫廷都开始起尚奢风气,士大夫当然也不会在惧祖法,朱元璋以来要求的各种限制都被打破,开始崇尚奢侈的生活起来,不在满足朝廷每日供给酒食。

  例如正德年间,一位大臣设宴招待朋友,一席之费,多达上千金,以此为荣。

  衣食住行,口食之欲贪索无度,其余各事也同样不落其后。

  宫廷更甚,原来宫中用豆腐乃是祖制,告诫后人要生活俭朴,到了后来,豆腐也不是原来的豆腐了。

  而是用鸟脑制成,一盘豆腐就需要近千只鸟脑,奢侈至极。

  朱翊钧太子时,就吃过这种豆腐,第一口就感觉到口味不对,登基后就罢了。

  这几年来内廷管理严苛起来,开始渐渐恢复祖风,只饮食一项,就和隆庆朝天翻地覆的差别。

  整个宫中,只有两宫处还比较奢侈些。

  慈宁宫派来的宫女渐多,也带来了慈宁宫的风气,被朱翊钧发现,并没有指责这些小姑娘,而是叫来了尚膳局,尚食局,光禄寺,太常寺。

  尚膳局,尚食局负责内廷,光禄寺,太常寺负责外朝。

  光禄寺主要负责祭亨,宴劳,酒醴等事,光禄寺所属有大宫,珍馐,良酿,掌醢四署。

  大宫供应祭品,宫膳,节令宴席,藩使宴犒之事。珍馐供宫膳,肴核之事。良酿供酒醴之事。掌醢供油盐酱醋饧之事。

  太常寺主要掌祭祀,礼乐之事。凡事与祭祀有关的饮食活动,诸如祭品等准备,都由太常寺负责。

  两者所有牲,果蔬均取自上林苑。

  上林苑掌管苑囿,园池,牧畜,数种等事务。下设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

  良牧掌牛,羊,猪的饲养。蕃育掌鹅,鸭,鸡的饲养。林衡掌管果实,花木。嘉蔬掌时令瓜菜。

  上林苑之地,冬至白河,西至西山,难至武清,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

  有养地,有栽地。

  朱翊钧以前没有留意,在乾清宫他目光所及之处皆勤俭,以为宫中奢靡之风已改。

  但是近日乾清宫宫女渐多,让他发现了些自己遗漏的地方。

  每个人报了自己所管署今年的花费用项,皆没有浪费,但是听到有人说从外面采买的事项。

  “上林苑之地还不够?为何还需要去民间购买?”

  那太监慌了,跪在地上。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