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密会(终)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降,理应不会复叛。”

  李善点头道:“听凌伯提过,高满政尽杀马邑突厥兵,斩苑君璋一子。”

  “不错。”李世民轻声道:“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乃父亲晋阳老臣,常伴左右。”

  “武德二年,太子平祝山海之乱,武德四年,太子出镇蒲州以备突厥,李高迁均在其麾下听命。”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武德二年,李世民灭刘武周,武德四年,李世民扫荡中原……这两战李高迁都没有参加,而在太子麾下,说明这位左武卫大将军乃是东宫嫡系。

  李善有点头痛,要知道李高迁如今率军镇守雁门,就在代县境内。

  琢磨了下,李善试探问:“刘世让其人?”

  李世民摇了摇头,示意刘世让并非秦王一脉。

  “刘世让此人性情飞扬,与襄邑王叔颇有冤仇,乃至削爵。”李世民叹道:“怀仁此去,需谨慎应对。”

  李善真是要挠头了,襄邑郡王李神符如今任并州总管,这也是个管辖数州的职位,隐隐比可能复设的代州总管更高一层。

  而襄邑郡王李神符是淮安郡王李神通的弟弟,后者一向和李世民亲近……但与李神符有仇的刘世让却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若突厥大举来犯,马邑恐难持久。”李世民一边想一边说:“若事不可为,怀仁可南撤至太原府,孤会去信襄邑王叔。”

  “而且突厥南下,父亲当使孤、太子、三胡率军以备……当然了,孤必往河东。”

  说到这,李世民的笑容有点苦涩,因为突厥南侵,河东一向是最主要的战场,关内道只会以偏师侵扰。

  去年大战,李世民就被赶去河东面对突厥十数万主力,而太子率大军对阵窜入关内道的数千偏师……后者得胜归朝,得李渊盛赞。

  李善叹了口气,脸上也带上几丝苦涩,“若突厥大举来犯,弃城逃窜,他日有何面目归京?”

  “保有用之身,以待来日。”李世民握住李善的手,加重了语气,“孤等你回来!”

  虽然也知道这个时代握手礼只是代表亲近,并没有其他意思,但李善还是觉得有点不自在,露出个极为勉强的笑容。

  看着李善离去的背影,李世民陷入了长久的深思,今日一见,让他大有收获,也终将这个名声鹊起的英才彻底的揽入麾下,但他也察觉到了李善的谨慎。

  这个少年郎平日温文儒雅,关键时刻言辞锋锐,但并不冒失,很有分寸,甚至谨慎……因为今日从头到尾,李世民刻意没有提起平阳公主,而李善也没有提起。

  太子力劝平阳回朝,继陈国公掌北衙禁军,看似是顺理成章,但实则针对天策府……父亲未必有这个心思,但太子显然是防着兵变,因为平阳只会忠于父亲。

  李世民在心里揣测,李善今日避谈平阳,会不会心中有所猜疑?

  就在程咬金、张士贵被罗艺挥鞭当日,长孙无忌私下进言,殿下应当机立断……这是隐晦的劝说李世民兵变。

  而李世民不置可否,只嘱咐妻兄禁言。

  李世民的思绪越飘越远,如今天策府内群情汹汹,多有义愤填膺,但如今父亲打压,东宫步步进逼……

  虽李世民军功盖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但在长安却无领兵之权,天策府在京兵力是以其与将领亲卫名义召入长安,不过数百人而已。

  虽然只不过数百人,但之前并不把多达两千的长林军放在眼中……但如今不同了,因为罗艺携亲卫入京。

  想到这儿,李世民嘴角挂起一丝冷笑。

  罗艺,你给孤等着!

  来而不往非礼也!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