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8章 举人集议_崇祯重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朱由检对大明的科研工作具体指导时,外面的官员和士子,因为国人大会的事情已经闹翻天。即使报纸上还没有正式登出这件事,消息都沸沸扬扬。

  甚至,还有人仿照报纸的报导,把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写成文章。让京城的士子传抄,把事情广为流传。

  “陛下要让举人集议,决定副榜的政策。”

  “刘先生还把这件事情,和《周礼》的国人大会并论。”

  得知这个消息,京城的举子,顿时全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在他们的想象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谁都不会想到,皇帝会把他们的前程,交给他们集议。

  “当今陛下,真的是圣君啊!”

  “大明历代皇帝,何曾对士子如此重视?”

  回想当今皇帝的政策,无不对士人极为重视,这让一些士子,如何不感慨万分。

  此时,所有人都能想到,一个士人的盛世,将要在皇帝手中开启——

  所谓的万民集议,可不就是士人共议!

  就连官员,虽然有些担心以前的强势地位受到没官职的士子挑战,却因为他们出身士人,对皇帝让渡权力给士人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反对。

  甚至,有些人还隐约意识到,皇帝让刘宗周主持的重制礼乐,远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所谓的国人大会,就是刘宗周重制礼乐以来,提出的第一个政策。

  这件事对大明的影响,必然极为深远!

  所以,很多人开始搜集刘宗周的文章和言论,甚至上门拜访,想要知道这个被人敬仰的儒学宗师,想要把大明带到何方。

  在这些纷纷扰扰中,三月四日,熹宗皇帝梓宫发引。朱由检派大学士李国普、张瑞图及驸马侯伯等官护送,四日后葬于德陵。

  朝廷忙于这件大事,报纸上也全是对天启皇帝的缅怀。国人大会的事情,渐渐被压了下来。

  但是举人集议,却在三月十日会试进士科放榜时,正式在贡院举行。

  首次参与这种事情,用手中的选票,决定自己的命运。一众参加的举人,都是非常小心。

  朱由检也担心出幺蛾子,把这次的集议,定为朝廷拟定几个选项,让举人投票选择。

  例如进士科副榜的待遇,他就给出了按惯例以举人身份授教职、或者允许参加恩科这两个选项。

  所有举人,只能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不按规则选择的,选票予以作废。

  这些举人,此时谁不知道磨勘法实行后,进士和非进士出身的磨勘期天差地别。所以虽然有些人想直接获得教职当官,却有更多人选择参加恩科的机会。

  可以说和朱由检之前定的政策,没有什么改变。

  然后就是明法科和明算科副榜,是否赐予出身的事情。

  这个在举人间的争议就比较大了,没有参加两科的,大多表示反对。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