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8章 高处不胜寒_我在荒岛随心所欲叶千帆宁倾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衣服通过吸收阳光,就能获得太阳光带来的能量。”

  “温度提升了,我们也就感受到了温暖。”

  “至于自然的阳光以较短的波长为主,它们很容易穿透大气。当短波长的太阳光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就会被加热,再加上地球本身产生的热量,使得地面成了新的热源。”

  说到这儿的时候,叶千帆担心宁倾城还是听不懂,于是他便用更简洁的比喻方法,接着解释道:

  “就……就好像在空气底端点燃了一把火,离地面近的地方更加温暖,离这个热源远、也就是越高的地方就会越冷。”

  “并且与以短波为主的太阳光不同,地面这一热源温度较低,所释放的波长较长,而它们更容易被大气吸收。”

  “这样一来,地面对大气的加热是自下而上的,越往上剩下的波和能量越少,最终地球形成了下边热、上边冷的状态。”

  “还有,像你刚才所说的那种说法:‘热空气向上运动,冷空气向下运动’,这个常见的说法原理在于热胀冷缩,热空气膨胀密度变小,冷空气密度较大,热空气就浮了上去。”

  “其实好比寒冬之际我们在房间里放上暖炉,那么接近房顶的部分就比下边我们坐的地方更快暖和起来。热气球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飞起来的。”

  “哇哦!!好神奇的原理。”听到叶千帆对此所作出的一番解释,宁倾城则也是听得连连点头。

  紧接着。

  宁倾城又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她忍不住扭头朝着叶千帆继续问道:

  “千帆,虽然你刚刚所说的,我都能够理解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那么地球大气为什么看上去不符合这个原理呢?”

  “呵呵呵呵呵呵!这也很好解释。”见宁倾城还有些困惑,于是,叶千帆显得极为有耐心地科普道:

  “因为虽然地表附近被加热的空气上升是很正常的,但是地球的空气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会呈现越往高处空气越少的情况。”

  “因此呢,较高的空中空气更加稀薄,气压较小,从下边升上来的空气反而因为密度太大,升上高空后会在气压作用下发生膨胀。”

  “而对空气来说,处于气体状态下发生这样的膨胀,又没有其他的热源能加热它,就会降温而变冷。”

  “所以,地表附近的热空气的确在上升,但在上升中也发生膨胀和冷却,并不会使上空的空气温度升高。”

  叶千帆说完这些之后,又默默一笑道:

  “你刚才所哼的《水调歌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词中所说的‘高处不胜寒’,描绘的是神仙住的地方‘琼楼玉宇’。”

  “不过因为古人除了登山之外,没有办法达到很高的高空,因此他们的诗词中所描绘的最高地,是符合我们上面所讲的原理的。”

  “至于我们刚才说的高度每上升一千米,气温就下降六度左右的这种说法,则大概适用的高度在三千米以下,而我们所描绘的上冷下热的过程所处高度基本也不超过一万米。”

  “而现在,我们平时出行乘坐的飞机普遍飞行都在一万米以上的高度。”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