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书圣王羲之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问中华历史上书法成就最高之人,那自然是书圣王羲之。

  一提起王羲之,自然想到的就是他那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古今第一的书圣,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冠绝古今的水平。

  其实王羲之的书法不仅作用于书法上,在整个汉字史与文化史上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王羲之之前,中国书法与汉字书写一直是在摸索状态,一直在寻找汉字的最佳书写方式。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对于书写都有各自的缺点。

  这个时候,王羲之登台了。

  他的书法化繁为简,平易近人,内秀外美,正是中国人寻找的那种通用书写方式。

  从此以后,中国文字的书写找到了公认的审美理念。

  直到今天,王羲之式的书写依然是最符合大多数人审美,也最被文化艺术阶层认可的书写方式。

  可以说,自从王羲之后,这一流派延续下来的审美也成了中国书法的主流审美。

  “王羲之出生于著名的琅邪王氏,在当时属于顶级门阀士族。”

  “他是西汉名臣王吉的十世孙,曾祖父王览是西晋光禄大夫。”

  “祖父王正是西晋尚书郎,奶奶是晋元帝姨母。”

  “他的父亲王旷是东晋太守,伯父王导是东晋开国功臣。”

  “叔父王敦是东晋宰相,岳父郗鉴是东晋太尉。”

  “所以,王羲之的出身不是一般的名门,而是在东晋与司马一族共天下的顶级名门。”

  “王羲之的书法,启蒙期即获得父亲和叔父的亲自指导。”

  “更从伯父手里获得书法大家的真迹《宣示表》,从叔父手里获得名家的真迹《七月廿六日帖》,此外童年时又得名家的亲传。”

  “王羲之的书法是真正赢在起跑线的,他成为书圣的原因,本来就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优越条件。”

  “童年的王羲之本来天性活泼,只是随着后来的种种变故,他才变成了一个寡言少语的人。”

  “第一个变故,来源于南渡。”

  “琅邪王氏的南渡,是在后匪横行的国度里举家迁徒。”

  “在南渡路上,王羲之第一次因为匪祸受惊发了癫痫病。”

  “由于家族没有癫痫遗传,所以史书和资料一般认为王羲之是受了惊吓。”

  “第二個变故,来源于父亲王旷之死。”

  “公元310年,王旷率三万军与刘聪战于上党,全军覆没。”

  “奇怪的是,王旷从此下落不明。”

  “失去父亲的打击,才是王羲之说话迟钝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一年他才七岁,幼年丧父这样的人生大不幸被他遇上了。”

  “第三个变故,来源于诣台待罪。”

  “公元322年,王羲之的叔父以清君侧的名义从武昌起兵造反,于是朝中有尽诛王氏之议。”

  “在朝的伯父王导为了表示忠君,也为了表示在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