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2章 ,作坊主不同的抉择和第一次产业危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千五百万匹的数字震惊全场,贤者们都不敢相信,他们一年能生产出四千五百万匹,要知道整个大汉的人口也不过是4400万人,人均一匹多,这生意能好做吗!

  “这是真的吗?大汉怎么可能生产这么多匹布?”

  “朝廷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某怎么相信这数字是真?”

  要知道封建时代布匹的产能一直跟不上需求,所以才会在上千年的历史当中一直能当钱来使用,也就是在明清时期纺织业技术大发展,布匹才逐渐的没有了金融属性。

  所以在所有汉人的脑海当中,布匹一直是紧缺的货物,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们布匹已经太多了,多的卖不完了,贤者们在脑海当中还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的。

  萧何拍拍手,十几门汉吏端着一叠统计报告,分别发放到贤者们手中。

  贤者打开报告书,发现里面统计的是大汉各郡县的纺织作坊,纺织机,纺纱车以及每年生产的布匹数量。统计的非常清晰,每个区每个县都有具体的数字。

  一個内史郡一年就生产了四百五十万匹布料,三川郡生产了五百五十万匹布料,这两郡就生产了上千万匹布料。

  而后是陈郡的三百万匹布料,会稽郡二百六十万匹布料,雁门郡二百四十万匹布料,临淄郡的二百二十万匹布料。

  这一个个庞大的数字让人晕眩,但贤者回忆自己家乡的纺织作坊厂,数字不会相差太多。

  萧何道:“这是朝廷派遣了几百上计吏,花了一年时间统计的纺织业数据。虽然不敢说完全准确,但也可以大致说明纺织业的情况。”

  “怎么会冒出这么多纺织厂,这么多匹布?”即便有了这种精确的数字,很多贤者还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因为这一切变化的太快了,10年间,布匹由带金融属性的等价物,变得产能过剩的商品,这种激烈的变化在封建时代几乎不可能出现。

  上计吏张苍道:“各位贤者,尔等应该睁眼看世界,从水力纺纱车研制出来开始,这一切就不可避免,现在我大汉最先进的水力纺纱车能同时纺一百个锭,一日便可纺出上百斤纱,效率是手摇式纺纱车的百倍,畜力纺纱车也比手摇式纺纱车快了几十倍。同时还出现了踏板式纺织机,飞梭,水利纺织机,织布的效率也提升了十几倍。”

  “以往我大汉还缺乏原材料,导致纺织业的效率难以完全发挥,但获取大漠之后,丰富的羊毛堆满了这些纺织作坊,各大纺织厂织布的声音从早到晚不曾停歇,出现今日这种事情已经是必然的。”

  “所以朝廷才会限制纺织作坊的扩张,因为再继续增加下去,纺织业就会出现陛下所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所有人都会没饭吃。”

  贤者们终于有的理解朝廷这一年多的举动,也认可朝廷新的丞相,原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