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二章:旌与节(4)_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产量一直在缓慢增长,由一开始每个月只能制造五十杆木枪到如今每个月能够保证量产一百六十杆木枪,延安团的武器装备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若是部队继续按照这种度扩充下去,目前的生产规模已经很难适应了。

  前营后营地营队指挥官和监军军官仍旧从原从老兵中选拔。凌普被任命为前营指挥。而魏逊原先的一个小弟李德柱这一次得了彩头,由队正直接被李文革任命为后营指挥。这个原始的军官团队是李文革借以掌控军队的基础,而从魏逊开始的监军系统是保证部队对自己忠诚度的第二道保险。因此李文革有意在部队中逐步扩大魏逊的权力基础——当然,这是在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前提下,任何一个营级指挥官的任命李文革都会征求沈宸这个指挥使的意见,如果沈宸能够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和反对意见,李文革是绝不会冒着降低部队作战素质的风险来强行任命一个军事指挥能力较差的人来担任营级主官的。

  至于队级军官,李文革干脆不再过问,只等沈宸和魏逊将人员确定下来,李文革将这些军官一一招来慰勉一番便正式通过。

  在这个没有无线电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时代,部队的分级指挥体系是打胜仗的唯一保证,大批的有经验的有能力的营队级军官的存在是部队战斗素质的基础。在这个年代搞越级指挥,就算是再能打仗的军队也很难打胜仗,李文革才不愿意做这种蠢事。

  在九月十五晚上李彬拿着厚厚一叠人员履历表来找李文革的时候,这个新任的节度留后正在凭借自己的记忆编写兵法——其实就是回忆《战争论当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这些热兵器时代的许多理念根本无法全盘复制到这个时代,李文革只能挑挑拣拣,挑选那些冷热兵器环境下都勉强能够用的原则和战略战术记录下来以备后用。李文革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先前的许多知识

  间的推移会渐渐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消失掉,若是不趁还好记忆力还行的时候将这些知识记录下来,自己就真的白穿越一回了。

  李护前几天正式被李彬解除了奴籍,正式和李文革搬到了一起来住,负责整个节度府的安全保卫工作。此刻他进来禀报李彬来访,李文革收起了笔墨纸张,请李彬进来叙话。

  看了李彬带来的这一大摞履历,李文革轻轻一笑,道:“……真是趋之若骛啊!”

  李彬也一阵冷笑:“无论盛世还是乱世,都少不了想要当官的人。这些日子老夫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今日便是来寻你商量一个对策的!”

  李文革皱着眉头想了一阵,道:“想在军中任职的这些人。都是些甚么人?”

  “世家子弟,原彰武军剩下来地军官武,大致便是这两类人!”李彬抚着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