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 南书房_红楼从庶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南书房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原是乾盛帝读书处,俗称南斋,乾盛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又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

  很明显,乾盛帝搞出这个南书房,所谓的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借口罢了,真正的目的却是搞小圈子,暗中扶植自己的班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乾盛帝虽然是皇帝,但上面还有个太上皇把持朝政,他若不偷偷摸摸,这个南书房根本搞不起来。

  刚开始的一两年,乾盛帝的确只和翰林词臣们讨论学问,吟诗作画,但是当心腹培养起来后,乾盛帝也不再装了,开始和词臣们讨论政事,一些国家政策大家讨论后就直接决定了,于是南书房便取代了内阁的部份职能。

  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乾盛帝逐步撑控朝堂,南书房的权力也跟着水涨船高,俨然跟内阁分庭抗礼,假如太上皇哪天双脚一蹬,南书房直接取代内阁也是有可能的。

  且说这一日下午,乾盛帝在养心殿中接到了林如海的那份密折,连忙打开来一看,顿时怒形于色,一拍御案喝道:“竟有此等放屁的事,简直无法无天,一定要彻查,朕要将这群虫豸连根铲除。”

  乾盛帝之所以又惊又怒,是因为根据林如海密折中所述,区区一个盐商竟敢私通海寇贩卖私盐,并且指使贼人袭杀朝廷命官,可见其气焰嚣张到何种程度,而且当地的文武官员也疑似有所勾联,是一宗牵连甚广的窝案。

  历朝历代的帝王,兵权无疑都是他们的逆鳞,谁碰谁死,这些混蛋竟敢把手伸到地方军队去了,那还了得?这些人今天敢官匪勾结袭杀朝廷命官,明天就敢造皇帝的反,所以乾盛帝倾刻便萌生了浓烈的杀机,起身去了南书房。

  这一日在南书房值班者,正是翰林学士赵德晦,表字明诚,赐南书房行走。此人正是当年“鸿雁楼事件”的操刀者,助力乾盛帝夺取了神机营的控制权,可惜最后太上皇棋高一着,不仅趁着鞑靼南侵一举夺回了神机营,还进一步控制了军队和朝堂。

  不过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这几年太上皇由于辽东战事失利,威望大跌,在朝中的话语权也大不如前了,南书房迅速崛起,而赵德晦作为南书房的首席,乾盛帝的第一心腹智囊,自然权倾一时,春风得意。

  “臣参见皇上!”赵德晦见到乾盛帝怒气冲冲而来,心里不由打了个突,连忙起身见礼。

  乾盛帝什么话也没说,只把林如海的密折递给赵德晦,后者忙双手接过打开来看,脸上却是渐渐露出了一丝笑意。

  乾盛帝皱眉道:“赵先生何故发笑?”

  赵德晦微笑道:“巧了,臣这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