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_红楼从庶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能操作,这种铁锅只有官府才有能力铸造,个人根本玩不转,而且一只铁锅,一群人,一天极限能煮多少盐,大致也能估算出来,于是便可有效地控制私盐的产生。

  而用晒盐法就难以控制了,盐户不需要铁锅,也不需要烧柴草,只需要近海的场地和海水就能摊晒,产量的多少也没办法估算和监管,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私盐泛滥,私盐一旦泛滥,老百姓是得益了,但是朝廷收不到税啊,盐税可是国库收入的大头,没银子怎么养军队?怎么给官员发俸禄?皇帝和勋贵如何维持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还是苦一下老百姓吧,咱们不要更先进的晒盐法,还是继续沿用煮盐法!

  神特么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碰到跟统治阶层利益相悖的,第一生产力也得滚一边凉快去,虽然很讽刺,但却很现实。

  言归正传,且说贾环一行在白驹盐场参观完后,又继续沿着运河北进,进入了盐城县。盐城县之所以叫盐城县,自然是因为它是产盐大县,事实上,盐城县境内的盐场确是最多的,沿着运河直到最北的庙湾镇,盐场竟多达七八个,所以称之为盐城再贴切不过了。

  这一日中午,林如海一行终于抵达了盐城县最北的庙湾场,闻报的地方官员早早就在码头上等候了,除了驻场的盐运司官员,就连当地的县令和主薄等人也特意跑来混脸熟。

  众人下了船,林如海和张一栋与前来迎接的地方官寒暄,而贾环和林黛玉等人则混在随行的人群中。

  入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了,海边地区都是平原,土质疏松且盐碱化,植被自然也稀少,无遮无挡的,初夏的阳光普照,直射大地,再加上正值中午时份,所以热得很,贾环额头上已经微微冒汗了。

  自打那日在船上讲了香芋的故事后,林黛玉和贾环的关系明显更加亲密了些,此刻作书童装扮的林黛玉就站在贾环的旁边,明明比贾环还大一岁,但个头却比贾环矮了半个头,小鸟依人一般,林姐姐倒成了林妹妹了。

  也许是身体弱,林黛玉倒是不怕热,站在烈日底下中依旧是气定神闲的,眼见贾环热得流汗浃背,便下意识地伸出手帕帮他擦了擦额头,擦完后又觉得不妥,连忙把手缩了回来,脸上已然一片绯红。

  贾环此刻听着林如海和盐城县县令对话,似乎并未注意到林黛玉的异样,只是笑了笑,打开折扇使劲摇了摇,又把折扇伸到林黛玉的头顶上替她遮阳。

  雪雁笑嘻嘻地低声道:“三爷让我来吧,哪有主子给书童打扇子的。”说完从贾环手中接过了扇子。

  这时,林如海等人终于寒暄完毕了,往运司衙门走去,一众盐兵封锁了四周的道路,使闲人不得接近。

  贾环正准备跟随林如海进入运司衙门,忽觉远处的人群中似有一道熟悉的身形一闪,待仔细再看时却又不见了。

  “环弟,怎么了?”林黛玉见贾环张望,便也循着他的目光望去,一边低声问。

  贾环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我们进去吧。”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