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暴利_红楼从庶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就她那贪婪的性子,恨不得雁过拔毛,鹭鸶腿上劈精肉,所以对贾琏此行的“期望”很高,千叮万嘱的,巴不得丈夫混个几万两“私房钱”回去。

  结果,贾环突然间蹦了出来,林如海竟然起死回生,遗产自是不必再处理了,贾琏自然一个子儿的好处也捞不着,难免心下怅然,也自感无趣,唉,回京后少不得挨老头子一顿白眼。

  幸好,贾琏此行还办成了一件事,否则这次真的就完全白跑一趟了。原来出发之前,贾赦交给了贾琏一批盐引,总共五百引,大概市值九千两银子吧。前段时间,贾琏以六千两的价格将这批盐引转手给了二道贩子,而贾赦当初搞这批盐引时,只花了一千两银子,所以相当于过一过手就纯赚五千两银子,暴利得让人发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大晋的盐引都是户部每年统一颁发的,普通人想获得盐引,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把粮食、布匹、马匹等物资输送到边疆去,以此来换取盐引,也就是所谓的“开中法”。

  简单的来说吧,由于边地苦寒,不安全,人口稀少,粮食产量低,而庞大的守边将士群体却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这对朝廷的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鼓励商人把粮食物资输送到边地,于是朝廷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中法,将盐引与之挂勾,盐商若想获得盐引,那就必须把粮食物资等运到边疆。

  主要操作分三步,第一步是报中,每年朝廷将项目贴出来公开招标,譬如往山西运输一石粮食,可换取一张引盐,总共需要运送xxx石粮食。哪位盐商若有意愿承包这个项目,那就揭榜登记,是为报中。

  第二步是守支,商人如期把所需的粮食运到指定地点,领取该得的盐引,然后便可以拿着盐引到指定的盐场等候取盐,亦即是守支。

  第三步是市易,盐商在指定的盐场拿到盐,运到指定的区域售卖,是为市易。

  所以啊,商人想拿到盐引并不容易,这过程周期很长,而且运送粮食的路途遥远,人吃马喂的,往往一石粮食运到目的地后只剩半石,甚至更少,消耗巨大,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奇高,但是商贾们依旧趋之若鹜。

  为什么?

  因为卖盐的利润实在太可观了,即便除去这些成本,依旧还是大赚,所以盐商们争相把粮食物资运往边地,以换取盐引,一些头脑灵活的盐商甚至直接请人在边地开荒种粮,以减低运输成本,于是边地出现了大量的“商屯”。

  如此一来,边军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大晋的边疆也繁荣了,朝廷也能省下一笔巨大的开支。

  毫无疑问,开中法是一门好政策,但是再好的经,若让歪嘴和尚来念,也得变成歪经。

  大晋立国近九十年,开中法渐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