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只要你想,我都陪着你_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经心地问,“你幼时就不曾见过?”

  沈灵犀想到自己幼时,站过最高的地方,是祭坛。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神宫。说过最多的话,是“赐福予尔等”。

  就连阿娘和小姑姑,怕是也从未听过这些民俗趣事吧。

  “不曾见过。”黑夜中,沈灵犀想起前世,唇角无声勾起一抹嘲弄。

  过了良久,她叹声道,“唯愿余生,三餐四季,都能温暖有趣,那便此生无憾了。”

  等到小姑姑走出牢笼的时候,她会将这些有趣的事,面对面讲给她听,她们去过寻常百姓的日子,一定会比前世幸福。

  楚琰如墨的眸子,因这句话,轻轻漾起浅淡的涟漪。

  他伸出手,轻握住她的指尖,哑着嗓道:“只要你想,我都陪着你。”

  沈灵犀的指尖微不可察地颤了颤,无声闭上了双眼……

  第二日一早,载着楚琰和沈灵犀的马车,被绣衣使和黑甲卫簇拥着,缓缓驶向了西山。

  谢章婷虽非出嫁女,可她死的时候,已非完璧之身,谢家人便将她葬在了离祖坟不算太远的一座小山丘上。

  谢家人昨夜没能见到楚琰,今日一早自是同县令一道,来到谢章婷坟前等候。

  沈灵犀随楚琰下了马车,便见到连同栖霞县官员衙差在内,乌泱泱地跪了好大一群人。

  先太子妃谢章华,因与堂妹感情深厚,虽然面上不说,可对于开棺验尸一事,在心里犹有抵触。

  是以,他们的马车刚到谢章婷的坟前,谢章华见到叔叔婶婶皆在,已经满面愧疚地,坐在坟旁同谢章婷的墓碑无声告罪。

  楚琰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朝一旁的胜邪看了一眼。

  胜邪上前沉声道:“此番殿下来此开棺验尸,是奉皇命彻查先太子妃的一案,无关人等速速退下。”

  栖霞县的官员自是不敢忤逆储君的意思,又听闻事关先太子妃之死,心中默默记下,恭敬叩首告退。

  谢三太爷谢盛和三老太太郭氏,也就是谢章华的三叔和三婶,带着三房留守祖宅的一众亲眷,却始终跪地不起,全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谢盛年事已高,头发花白,面色看着尚还康健。

  “殿下。”他颤巍巍地道,“当年小女亡故时,先太子妃亲自遣人来为小女入殓下葬。如今小女已经入土十余年,殿下为何忽然开棺验尸?”

  “先太子妃与小女自幼亲厚,若她泉下得知此事,恐会责怪殿下,还请殿下三思啊……”

  谢盛毕竟对先太子妃有养育之恩。

  楚琰走到他面前,伸手亲自扶上他的胳膊,将他扶起,“三叔公勿怪,只因前几日在行宫发现,有人将母妃名讳,刻于锁魂井之中,皇上命孤彻查此事。事关邪门妖术,孤查阅卷宗,得知当年姨母死状有异,恐也是被妖术害死,特来查证。”

  谢盛浑浊的眼珠,看向楚琰,老泪纵横。

  “殿下所料不错。”他颤声道,“当年小女确实是被云疆来的方士所骗,才会殒命他乡,是先太子妃不忍小女死后清誉受损,才下了封口令,将此事按下。殿下如今若要开棺验尸,此事定会人尽皆知,那便是违背了先太子妃当年的心愿了……”

  此话一出,沈灵犀下意识看向飘在坟旁的谢章华。

  谢章华茫然抬起头,看了看三老太爷的背影,又转头看向沈灵犀,“这是哪里的话,我从不知晓此事啊……”

  民俗都取材于古代真实的民间习俗,荷花茶那个来自清沈复的《浮生六记》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