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水深火热_亮剑之铁血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业,自清末到民国形成了几个颇具规模的商圈。

  如前门外的前门商圈,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商圈,还有内城的隆福寺、护国寺、东安市场等等。

  但在日伪的统治下,北平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可谓百业萧条。

  别说是历史上到了抗战后期,就说现在,李云飞行走在北平最热闹的前门大街上,沿街的店铺开张的不到一半。

  萧条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商户的正常营业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进货方面,日伪当局设置了诸多规定,层层盘剥,再加上全国已是一片战场,从外省进货既不安全,成本又高。

  就华北地区而言,各种政治势力犬牙交错,往往一家的货品要给几个“正斧”交税,再加上各路土匪山贼的打劫.到了北平,羊毛也变成了金针。

  世道大乱使得北平的工商业举步维艰。没有了国家政权保护管理的北京工商业就如同没了娘的孤儿,受尽了困苦与刁难。

  这时的工商业人士,在饱尝了亡国之苦后,最能深刻体会到国富民则强,国破家难存的道理。

  最艰难的是,食品副食是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日伪时期的北京市民,连这方面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根本是一种奢求。

  物价飞涨,钱贱如纸。许多老百姓根本没有钱享受“奢侈”的米面果蔬。

  看着街道上一个个颇有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李云飞根本不需要到外城去看那些“贫民区”。

  从李云飞来到这个时代开始,所见所闻,并不是后世文字上的内容,也是历史尘封的画面,而是实实在在的见闻。

  在北平,平均每天都有三百人被饿死,这还只是华北的一个缩影。

  而生活在北平有超过五万的曰本侨民,这些曰本侨民有浪人,并没有一个军人,普遍都是来北平做生意的商人,或者是给商人提供保护的浪人。

  生活那是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这些关门的商铺,几乎都是倒在这些商人的手中。

  进货是昂贵的价格,而只要是曰本购买东西,那商家都是赔尽的家底。

  甚至很多曰本商人都是干脆拿着各种军票进货,然后真金白银的卖出去,一来一去得到的利润简直惊人。

  而且要想到曰本人开是洋行去购买东西,还都必须是使用大洋进行交易。

  同时在民间是严禁进行任何黄金交易,一旦抓住,那是必死无疑。

  反观曰本,一直都在利用各种军票和战争得到的法币,不停的套购市场上所有流通的黄金。

  同时为了进一步掠夺民间的财富,大大小小的烟管也林立在繁华街道上,都是曰本人的产业,多少家庭买儿卖女。

  一边是衣着光鲜的曰本人,车辆在街道上无所顾忌的飞驰,一边是衣衫褴褛,穿着清苦的华人,急忙忙躲避飞驰的车辆。

  还有人在街道上收集日本人巡逻队军马排泄物,里面有未消化的豆类粮食,那是他们充饥的食物。

  眼前的北平画面,让李云飞心情不免有些沉重,简直就是一座水深火.热的活地狱。。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