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2章 地方富裕心自赞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唤。

  马和骡子也一样,累得都蔫了,今天早上又吃一顿好的才缓过来,它们不是自己空跑,有负重。

  中午之前,百姓们赶着牲口回来,把自己家要卖的东西带到此地,队伍不允许百姓讲价,直接给高价。

  太医们也把各村的人给看了一遍,有的生病还未发现的,写方子让拿去抓药。

  有的婴儿肚子难受,又无法说话,只会哭,太医一观察、一搭脉,就给肚脐那里扎针、拔火罐,拔出来不少黑血。

  还有的给推拿、按摩,年岁大的腿关节有风湿的,送兔皮包裹,加上膏药等措施,反正来的百姓只要身体不好就享受太医服务。

  缺牙的牙印都咬了,队伍没时间停留,把咬完的牙印送回南京,由那里烧假牙,再拿回来装上。

  顺便把几个要换牙的孩子的牙齿处理一下,现在也没有保存乳牙的手段,包括脐带血。

  这两种保存干细胞,等将来生病了,比如神经系统的,还有免疫系统的,就能用了,但下丘村做不到。

  村民们拿到了宝钞,很不好意思,他们想送的,没有当时那支队伍过来,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

  村子的小孩子多,就因为有钱了,可以娶媳妇儿,按照时间算,正好是一堆婴儿出现。

  往外嫁闺女也容易,看对方的小伙子怎么样,穷不怕,只要别坏,尤其是对方父母,那就多给嫁妆,没有了,还可以回来取。

  于是外孙子和外孙女也多了,闺女在那边待遇好,关键婆家愿意让儿媳妇回门,因为每一次回门都带东西回去。

  “里长,上次过来时,还不觉得如何,今朝又至,心中欢愉啊!”

  老二秦王朱樉说起第一次过来时的情况,再一对比,当地百姓很努力,关键听话,让干啥就干啥,所以富裕了。

  能够改变别人的命运,尤其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是最有成就感的,就如里长,他为何愿意学习,还不是他帮了很多的人,精神上的满足使他快乐。

  “殿下忧民,当为百姓之福,与民同乐,此乃百姓之幸。”

  里长现在会说话了,这几年练的。

  “里长不要夸,咱会飘的,他们吃酱油不?”朱樉摆摆手,别夸,虽然感觉很爽。

  “管吃不吃呢!先准备上。”里长哪到知道别人吃饺子蘸不蘸酱油?

  今天中午吃饺子,没有发面,要么烙饼,烫面的饼,要么还是包馄饨,或者是拨面疙瘩汤?

  这些显然没有饺子好吃,饼的话,做成荷叶饼,就是春饼,卷着菜吃也成,比较能上台面。

  “酱油、蘸、蒜,吃,香,醋,加,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又逮到机会表现一下,吃饺子不蘸酱油可不行,会被抓起来关进去的,关两年。

  “对,咱准备着,愿意吃就吃,不强求,还有陈醋、辣酱、香油、胡椒粉。”

  朱樉表示明白,憨憨哥说话就是简洁,人好啊!

  饺子出来了,有的蒸、有的煮,口感不一样,蒸的一般是肉的,煮的通常为三鲜的。

  黄瓜没有、豇豆没有、茄子没有,韭菜有,过冬的韭菜长得还不错呢!正好拿来包饺子。

  韭菜、鸡蛋加虾仁,虾仁之前是干的海虾,温水泡一泡就发开了。

  “是不是有的地方吃不上饺子?”朱棣这个时候突然出声。

  “殿下,有的地方不吃,南方少麦子,平时以糯米、籼米为主,比如广州府,不是不好吃,是他们平时习惯了,给他们包一次,他们也吃。”

  里长按照憨憨说的讲,广州种麦子显然不合适,所以面食就少。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