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5章 百姓踊跃钞不足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有个牡蛎,用鸡蛋裹着煎的。

  “同吃同吃!”里长示意,人家太子还没吃腐竹呢!

  ……

  午饭结束,下午吃盒饭的人离开,又有人跑来换宝钞,这回很多人拿来大量的铜钱,有当十的、当五的,背在身上哗啦哗啦响。

  还有的人拿来银豆子,显然家里铜钱过多,不得不换成银子来保存,一两银子顶一千文呢!

  “换,全换,听说朝廷要拿铜去造武器,咱拿着铜钱作甚?给朝廷,将士们打胜仗,咱才安稳。

  花什么钱不是花?纸的揣起来还方便呢!有人回去一说,咱们那一片的人都知道了。

  吵吵嚷嚷的就全跑来换宝钞,正好买这条街的东西打折,肥皂总要用,多买留着。”

  一个居然掏出来一小锭金子的男人要求把家中的钱一律变成宝钞,尤其是铜钱,打仗用。

  其他人点着头,表示一样的,赶紧换,快点把武器做好,可不能让敌人再打过来。

  如此,到了第二天中午前,给南京准备的一百五十万贯宝钞没了。

  宫里把收上来的黄金和白银给下丘村,村子估算了下纯度和火耗,一边去熔了一边又拿出来六十万贯的宝钞。

  其他的是铜钱,不作为抵押品,有的还得造弹壳与子弹。

  坚持了一天时间,六十万贯宝钞又换掉,宁国府与太平府用蒸汽机小船发来急报,两府各五十万贯宝钞全被人给换走。

  而应天府南京之外的地方的五十万贯,同样如此,特别受欢迎,百姓和商人踊跃交换。

  朱元璋又高兴又着急又无奈,他没想到百姓如此支持,开心,又为抵押品不够而闹心,铜钱不作为抵押品。

  最后则是里长说死不往外放宝钞,朱元璋的意思是先把宝钞拿出来,然后换了钱那钱不动,感觉没什么区别。

  里长负责印钱的,一副要么陛下你把造币收到宫里,要么就甭指望开这个口子。

  朱元璋只好先用换来的铜钱跟国库换金银,然后把金银放到下丘村的库房中,才拿到新的宝钞。

  一直到二月初一,连着龙抬头的节日,一同放三天假,朱元璋带着家人跑到村子。

  “宜长,咱不逼着你拿宝钞,你给出个主意总行吧?”

  朱元璋恨得牙痒痒,总在马皇后的坤宁宫里喊着要把朱宜长暴打一顿解气,马皇后跟着一起喊要打要杀。

  结果日子如昨,该不给宝钞还是不给宝钞,朱元璋明明一句话可以把造币厂和宝钞储备拿到手,他偏偏不敢。

  这段日子,多发出去三百万贯宝钞,现在弄不到金银了。

  “陛下先坐下喝口茶。”里长先请朱元璋落座,朱闻天过来给泡茶,呆在旁边一脸憨笑地等着。

  “咱上火咧!看看嘴上,昨天晚上好像还有个小泡,又消下去了,你们啊!咱上火都不让咱起燎泡。”

  朱元璋想要说一下自己有多可怜,可惜,他上火村子用药膳来调整,想起泡根本起不了。

  “陛下,程序不能错,必须先要抵押品,才能给宝钞。按照大明律,借贷的话每月利息不得超过三分。

  陛下咱管金银铺子借,今天借到金子和银子,明天就还,还宝钞,按一月三十天计,一天的利息千分之一。

  咱付出千分之一的代价,就拿到了抵押品,如此一来,可解决宝钞发行问题。”

  里长按照憨憨教的说,简单,程序不能变,否则就像陛下提的,先把宝钞发出来,再换成抵押品。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