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9章 大明海事宝钞问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过去操作,同时雇佣当地百姓帮忙干点,坏了维修。

  历史上两湖人少,许多地是荒着的,种不过来,迁徙百姓,又因为一年能种两季水稻,让那里多交田赋,百姓不干了,去别的地方生活。

  百姓更愿意种两年三茬,不那么累,算算便知,三月育苗,这边育着,去耕地,地耕好,插秧。

  待收获完,不能喘口气,再耕,收获之前就把苗给育上,翻耕完,再插秧,一般人承受不住的,尤其是人力耕地。

  百姓需要牲口,很多大牲口,还需要肥料,越多越好。

  广州更不用说,理论上一年三季水稻,百姓承受不住那种高强度的劳作。

  朱元璋抿着嘴思忖片刻:“眼下有如此好的技术,咱还愁,若没有的话……”

  他此刻后怕,下丘村高人给的太多了,各种技术往外扔,仍旧觉得不够用。

  按照正常的情况讲,跟其他朝代一样,没有高人,日子得怎么熬?

  “陛下,造船要投入更多人手,另外需要大量牛皮,羊皮易烂,猪皮毛孔缝隙大,牛皮最适合做密封材料。

  咱必须快些出海,去寻找更好的东西,顺便换外面的牛皮,咱自己过去贸易,更赚钱。”

  里长不去想别的事情,他更专注于如何快快发展,牛皮用来当密封材料优于其他的皮革。

  “派,派人造船,早造好船队,大明百姓早吃肉,实在不行咱用船去海里捞鱼,也是肉哇!”

  朱元璋决定继续加大投入,他已经学到,别看肥肉百姓爱吃,瘦肉吃多了后比肥肉还好,也长膘。

  肥肉长得快一点,其实瘦肉对于干活的人来说补充才好呢!尤其是用素油做,再加点糖,比如锅包肉。

  锅包肉里全是瘦肉,用的里脊,裹上糊炸三次,最后用放了糖和醋的汁一翻,真好吃。

  海鱼清蒸、红烧,同样香,即便是海鱼干,泡发好了蒸,吃着解馋。

  像现在大臣和宫里的人,对肥肉的需求渐渐减少,以前直接煮了肥肉,蘸点盐吃也香,现在不行,恶心。

  得做成川白肉、回锅肉、炖菜、梅菜扣肉、粉蒸肉、廖糟肉……

  反正不能得让人吃着不腻才行,要么干脆包馅,灌香肠似乎也不错。

  朱元璋想着多弄鱼,海里的鱼数不过来,蒸汽机的船速度快、装的东西多,半夜出去带着灯诱鱼,早上回来,要么凌晨天不亮出去,下午、傍晚回来。

  附近的大臣听到,知道朝廷的重心开始转移,向海洋倾斜,不需要劳民伤财,动用的全是工匠。

  寻常的百姓日常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然后是大明水师的将士,他们要多多学习,尤其是航海知识。

  以前出海看个指南针和星星什么的,海图很简陋,不过去周围的地方没问题,又不是大明才开始与夷人贸易。

  如今变了,更多的学问需要掌握,还有新的设备得熟练应用。

  ……

  一顿午饭吃完,下午四点了,喝得舒服的大臣乘小火车去西华门,他们的跟班、小厮什么的在那边休息吃饭,等着他们。

  大量的饭菜给他们装进食盒,跟班接过篮子,大家回家。

  朱元璋留下,跟村子里的人散步。

  “咱的宝钞发出来了,这两日如何?”朱元璋始终没问,怕结果不好,忍着。

  “陛下放心,有村子担保,百姓愿意换。”里长保证,正月十六才开始拿出来的宝钞,正在逐步应用。

  请收藏:https://m.aod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